热门资讯

双向奔赴”发力稳增长 ——广西金融系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时间:2023-4-4 15:25:15

阳春三月,春意正浓。从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到小微企业活力提升,再到民间消费越发火热……八桂大地,处处让人感受到生机盎然。

作为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之一,飘红的金融数据也透出广西经济的“浓浓暖意”。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末,广西贷款余额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7%,一季度广西信贷投放将实现“开门红”。

企业谋发展,金融来托底。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广西金融业聚焦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快信贷投放落地。一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推动广西持续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解资金之渴

新增千亿信贷活水浇灌市场主体

3月23日,一场意在加强金融与财政、产业政策协调配合,促进银企对接的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牵头,联合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广西银保监局,共同主办2023年广西金融加大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会。

正如这场会议的名称,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会上收获颇丰,与广西北部湾银行现场签下10亿元意向授信协议。

“广西北部湾银行的快速响应和便利融资,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滕翠金信心满满,“公司的水牛奶产品畅销市场,授信资金将投入水牛种业项目以及扩大境内繁育牧场建设,解决水牛奶单产低的问题,加快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当天,与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样收获满满的企业还有20多家。在此次会议举行的广西2023年第一次银企授信签约活动中,25家企业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授信意向并签约,涉及授信金额1713.78亿元,分别涵盖基建和重大项目、工业制造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建筑业、民营企业等五个领域。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与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现场签约1000亿元,成为本次会议签约的“最大单”。“授信范围涵盖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多项业务品种,融资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领域。”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签约项目的实施落地,为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解市场主体资金之渴,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慷慨解囊”。广西多家金融机构把信贷稳定增长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项目储备和银企对接,全力拼项目、拼额度、拼进度。

“桂林银行全力强化信贷投放,坚持把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稳预期、增信心、惠民生重点难点,全面强化对扩内需、保运转、增投资、促开放等领域信贷投放。2023年1—2月贷款投放501亿元。”桂林银行负责人说。

2023年来,广西金融系统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加快信贷投放落实落地,金融支持稳增长作用明显。

据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统计,截至2月末,全区贷款余额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7%,增速连续4个月提高,排全国第9位、西部第3位;1—2月,各项贷款增加1485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预计到3月末,全区贷款余额可增加2000亿元左右,同比多增150亿元,增速保持12%以上。一季度广西信贷投放实现开门红。”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负责人介绍。

纾实体之困

推动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信贷降本增效

这几天,广西潮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铸轧车间内,银白色的铝带不断从铸轧生产线上产出。该批产品完工后将发往广东,用于电子行业印刷电路板的生产。

2022年12月,这家民营企业在南宁市投资建设的一期6万吨板带及3万吨电池铝箔项目铸轧工序正式投产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由于自有资金有限,企业无法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柳州银行南宁分行了解情况后快速响应,给予该企业5亿元授信。

“铝加工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公司当前正处于持续投入阶段,对资金有较大需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贷款补充了流动资金,为公司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完全释放产能,抢抓市场机遇提供了很大帮助。

一系列数据显示,广西经济正霾开雾散、冬尽春来。但企业投资扩产动能不足、信贷增长压力较大、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靠等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

对于金融业而言,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有积极作为,优化金融环境,提升市场主体应对挑战的底气和实力。

稳住重大项目“压舱石”。3月15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地方金融监管局举办2023年第一次自治区重大项目政金企现场对接会,31家金融机构与近100个重大项目的业主进行现场对接洽谈,达成意向授信1087.78亿元,其中现场签约授信金额135.68亿元。“切实增强金融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工作,对发挥重大项目的扩投资稳增长作用意义重大。”有关专家表示。

聚焦制造业“主战场”。近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厅等部门联合推出财政金融联动创新产品“桂惠贷—制造业中长期项目贷”,广西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政府增信支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的省份。

据介绍,广西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探索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扩大信用贷款、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减免服务收费等方式,加大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释放支持制造业发展潜力。截至2月末,广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连续34个月保持40%以上高增长。

帮扶民营、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广西充分发挥产业、财政、金融等部门联动合力,优化信贷结构,将更多信贷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截至2月末,全区涉农、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5.9%和21.77%,同比分别提升5.44和5.18个百分点。

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创新加大与财政、产业政策联动,1—2月,广西人民银行系统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提供资金191.88亿元,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3%,同比下降26个基点,叠加各项金融优惠政策,累计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5亿元。

谋长远之计

以“开门红”引领实现“全年红”

2023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多方合力,驰而不息。在各方努力下,广西信贷投放实现“开门红”。下一步如何乘势而上,确保“全年红”?

在广西金融管理部门2023年的工作重点中,“精准投放”“加强对接”等成为关键词。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表示,聚焦全年信贷工作目标任务,在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落实好所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专项行动。积极加强对接与合作,持续强化财金、政金和产金联动,更好聚焦房地产、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等领域精准发力,推动信贷持续高质量增长。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桂惠贷”运行机制,提升“桂惠贷”投放惠及面和精准度;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积极争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大授信支持和业务奖补力度,多渠道补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充分运用“桂惠通”等金融大数据平台,组织好12场重点融资对接活动,提升企业融资服务精准度、便利性和满意度。

有关专家指出,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支撑作用,及时遴选出重点企业名单,做好初创企业的培育和储备,及时通过“桂信融”“桂惠通”等平台向金融机构共享各类重点企业名录或“白名单”,推动项目与金融深度合作。此外,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