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时间:2022-12-12 14:59:41
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农担公司)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壮美广西的决策部署,坚持“立足八桂、服务三农”,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致力创新一个“桂农担”品牌,构建具有鲜明广西特色的“1+N”支农服务产品体系,通过创新顶层设计、合作模式、富农路径、服务产品、担保模式等措施,在引资入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为金融支持农业实体、服务乡村振兴开拓了新的路径选择。
一、主要改革创新举措
(一)创新顶层设计,引入机制“活水”。一是出台一个纲领性文件。促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进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8〕118号),从自治区层面明确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二是建立两层工作机制。推进自治区层面和市级层面成立推进广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机制落到实处。三是强化三大保障措施。每年印发《推进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重点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制定广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落实财政“一奖一补”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农担体系工作情况绩效考核。
(二)创新合作模式,引入渠道“活水”。一是构建多方位业务合作模式。先后与11个设区市政府、9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54家农业龙头企业签订“总对总”合作协议“见图1”,构建起“政银担企”联合支农新格局。二是构建多层次分险模式。横向推动各市县政府建立风险准备金风险代偿责任机制;建立银担2:8比例等多种比例分险模式;纵向引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开展再担保业务合作,构建多层次的风险化解机制。三是构建多渠道风控举措。对银担设不良率2%预警线、不良率3%暂停线,落实银担业务共管机制。与龙头企业采取风险共担、资金闭环管理合作方式,有效防控产业链担保风险。
(图1:广西农担公司与政银企等主要合作方签订合作协议)
(三)创新富农路径,引入产业“活水”。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发展思路,推动富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重点核心企业“1+N”。重点聚焦双胞胎畜牧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农业行业头部企业,采取总对总推进方式,开展上下游产业链担保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实施地方特色产业“1+N”。重点聚焦地市20个优势成熟产业深入拓展,对武鸣沃柑、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见图2”等优势产业,采取“一产一策”的定制化服务模式,有效支持特优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2:广西农担公司梧州市办事处开展农业信贷担保支持六堡茶产业发展推介会)
(四)创新服务产品,引入品牌“活水”。坚持产品迭代优化升级,创新推出“桂农担”系列产品“见图3”10个,覆盖234个农业子业态。一是创新开发普惠型产品。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担保需求,响应农业融资信息化线上化趋势,推出“桂农担-集贷保”“桂农担-普贷保”、“桂农担-速贷保”等产品。二是创新开发产业型产品。立足自治区政府重点产业战略规划,服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出“桂农担-龙头保”、“桂农担-甜蜜保”产品;三是创新开发涉农政策型产品。联合自治区农发办、税务局、乡村振兴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创新推出“桂农担-财农保”、“桂农担-农税保”、“桂农担-扶贫保”、“桂农担-乡村振兴快贷保”产品。四是创新开发涉农流通型产品。创新服务农产品加工、采购及流通经营主体专属产品“桂农担-农商保”,依托经营主体经营流水,打通农产品产销最后一公里。
(五)创新担保模式,引入资金“活水”。一是以分散化破除银行“不敢贷”困境。坚持银担风险分担,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为农民增信、为银行分险、为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振兴赋能,让金融机构能“愿意贷、争着贷”。二是以批量化破除担保贷款“普惠难”困境。与67家银行签订《批量银担业务合作协议》,发挥“政银担”协同作用,通过批量推荐、批量受理、批量审批、批量放款,不断提高农担政策的可得性。三是以信息化破除担保贷款“效率低”困境。成功上线担保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担保业务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探索银担系统直连,与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联合开发“八桂农担贷”线上产品、与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联合创新开发“梧州数据中台”,不断提升农业金融服务效率。
二、主要成效
(一)引资入农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10月末,公司累计提供担保贷款239.60亿元,支持53956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保户数18732户,在保金额79.42亿元,在保放大倍数5.12倍,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财政支农政策效应不断放大。
(二)农业产业服务作用突出。围绕重点核心企业、地方特色产业、专业市场构建三大“1+N”体系,累计服务优势特色产业经营主体3.19万户,撬动近120亿元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大米、糖业、林木、生猪、水产、果蔬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如整合各方力量支持梧州茶产业近1.44亿元,推动梧州六堡茶实现“小产业大发展”,吸引《农民日报》深度报道广西农担支持六堡茶产业发展纪实;创新生丝质押担保贷款,支持全区茧丝绸产业复工复产。
(三)脱贫攻坚巩固成果明显。强化政策引导,有效对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融资需求,截至2022年10月末,为全区54个脱贫县累计提供担保贷款44.07亿元,对脱贫县的业务覆盖率达100%,直接或间接带动10万户农户实现增收,成为地方政府产业巩固脱贫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降费让利惠农效果显著。坚持政策性定位,响应政府落实降费要求,将平均担保费率由3%降至0.33%。通过协议约定推动银行农业担保信贷年化平均综合成本低至5.01%。落实自治区金融稳惠实体攻坚战,支持符合“桂惠贷”政策(贷款利率不超过2.35%)客户2345户、24.16亿元,公司累计为农业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5.41亿元,切实为农业融资带来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