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念好绩效“紧箍咒” 管住用活“钱袋子”——南宁市金融办大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来源:南宁日报 时间:2022-12-12 9:35:55

南宁市金融办工作人员到首贷续贷中心走访。南宁市金融办供图

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精准高效的金融政策和服务。针对企业普遍关注的融资“难贵慢”这一瓶颈问题,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始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解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助企纾困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念好绩效“紧箍咒”,管住用活“钱袋子”,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激励引导南宁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建立起企业和银行之间融资贷款的“引渠”,积极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市场主体,让中小微企业融资不再难。

据统计,今年初至9月末,南宁市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南宁的融资担保发生额达70.61亿元,同比增长27.13%,服务市场主体4339户,同比增长14.33%;任务综合完成率率先破百,达到122.8%。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实现稳步增长,正有力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的金融助力。

服务升级 创新银担模式获企业好评

“‘总对总’业务方便快捷、额度很高,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近日,南宁市多家企业对于市小微担保公司推出的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由衷点赞。

“作为市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今年以来在南宁市金融办等单位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制定了《助企纾困稳经济工作方案》,与广西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广西宾阳农村商业银行联合开展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进一步简化担保流程,提高担保效率。”南宁市小微担保公司董事长丁振杰介绍,该模式下,银行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审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核确认,不做重复性尽职调查,进行批量担保备案。

就在今年6月,南宁市小微担保公司推出的首批7笔共2350万元“总对总”纯信用担保贷款成功投放,对多家企业稳增长、保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如南宁市某大米加工企业由于更新厂房设备出现短暂资金短缺,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对平稳收购早稻、保障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南宁市小微担保公司创新银担模式,推出“总对总”业务惠及中小微企业,是南宁市持续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提高融资增信质效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南宁市在稳步推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全国性商业银行“总对总”批量化业务的基础上,创新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地方银行金融机构“总对总”等“见贷即保”批量业务,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了不少实体企业的广泛好评。其中,在“见贷即保”批量业务模式下,平均放款时间由以前的10—15天缩短至3—5天,进一步提高了担保业务效率。

四方共赢 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不仅金融服务加快升级、不断“加码”,融资成本也持续“减负”,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部分蚕农和收购户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难题。“收购蚕茧所需的资金比较多,但因为我没有抵押物,向银行贷款相对比较困难。”横州市云表镇桑蚕收购户刘某曾为此苦恼不已。

针对这一情况,南宁市引导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结合产业发展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南宁市小微担保公司构建“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的新型业务模式,缓解小微企业和蚕农的融资难问题。“我们介入后,采取核心龙头企业保证担保的新模式,我们公司为农户担保,银行放心地为农户贷款,实现四方共赢。”南宁市小微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经理王晖说。

依托这一新兴业务模式,蚕农有了资金扩大养殖规模,收购商有了资金保障原料供应,确保产业链的畅通,助推当地龙头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以赴谋发展。

不仅如此,南宁市还持续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对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融资担保项目,年化费率不超过1%;对单户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融资担保项目,年化费率不 超过1.5%。对获自治区和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符合相关要求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单户最高融资担保额度比照“双百双新”项目中的“双新”项目,可提高至3000万元,年化费率不超过1.17%。

目标分解 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

“真金白银”直达企业,助力市场主体渡难关、添动能、稳投资。南宁市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为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金融血液。

“中小微企业是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将政府性融资担保任务绩效目标分解到融资担保机构和县(市、区)、开发区,强化担保机构和县区属地的主体责任,多方共同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量、扩面、降价,目前政府性担保增量扩面降价成效明显。”南宁市金融办地方金融科科长林晓凤介绍,随着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担保规模的扩大和费率持续降低,进一步缓解了融资难题、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据统计,今年初至9月末,南宁市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南宁的融资担保发生额达70.61亿元,为南宁市中小企业、“三农”主体节约融资担保成本约1.77亿元。

下一步,南宁市金融办将继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投放量、惠及面和精准度,促进小微企业及“三农”主体融资持续增量、扩面、降价,充分调动金融资源,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投放优惠利率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好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