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广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精准发力助企纾困保稳定

来源:广西财政厅 时间:2022-9-13 11:54:34

今年以来,广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中广西增量安排,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一、定位精准,助力降本增效

(一)铆准政策性定位。坚守准公共产品属性和政策性定位,按照“小额、分散、普惠”原则,聚力“支小支农支新”,坚持保本微利,深耕扶小扶微扶农主业,小微企业和三农业务主体占比98%以上,不断扩大对中小微企业覆盖面,持续发挥逆周期调节“稳定器”“放大器”作用,助力广西稳住经济大盘,保住市场主体。

(二)扩面降本增效。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分险、降费作用,助力小微企业、“三农”融资增量、扩面、增效。截至2022年7月底,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金额307.22亿元,支持市场主体2.28万户,在保余额放大倍数4.77倍,融资担保年化综合费率0.99%,为中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4.07亿元;主动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降费服务,节约融资成本3649.67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新增担保金额4.33亿元、共410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815.4万元;餐饮业新增担保金额1.7亿元、共676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21.63万元;住宿业新增担保金额1.16亿元、共82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20.46万元;零售业新增担保金额12.21亿元、共2312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292.18万元。

二、财政引导,注入金融活水

(一)绩效目标指引。根据“2022年度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330亿元以上,当年新增融资再担保金额395亿元以上”的任务目标,强化责任当担,制定了2022年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再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90%、新增单户或单笔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再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60%以及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受疫情影响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融资担保支持的绩效指标,充分发挥好担保融资增信功能,提高受疫情影响企业担保的可得性、覆盖面,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二)财政扶持保障。建立健全财政资本金注入、代偿补偿、保费补贴、降费奖补等机制,有效撬动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一是健全资本金补充机制。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已累计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入资本金近百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厅2022年新增拨付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4亿元,累计已注入注册资本金达38亿元;新增区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资本金1亿元,累计已注入资本金16亿元,切实增强了广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高效的金融供给。二是加大担保费补助和业务奖补。自治区财政厅积极筹集担保扶持资金,2022年新增拨付1.53亿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拨付1.78亿元农业信贷体系补奖资金,大力支持广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扩大融资担保业务供给,切实降低融资担保费率。

三、守正创新,促进惠企利民

(一)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印发《关于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通过降低业务准入门槛,扩大押品范围,提高保障能力等措施,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量、扩面、降价,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二是印发《关于加大支小支农普惠力度促进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引导体系成员机构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特困行业的扶持力度,助力各类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三是出台针对百色、防城港、钦州、崇左4个地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再担保费减免措施,将再担保费减免红利直达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惠及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1562户,覆盖担保贷款金额53亿元,减免再担保费金额约148.6万元,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复工复产。

(二)加强产品研发。一是出台“创业担”产品,加大对创业就业人群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助力稳市场、稳就业,同时减免2022年“创业担”担保费、再担保费。二是联合科技企业为货车司机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解决货车高速路通行费用支付难题,助力交通运输行业主体纾困,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加大助企纾困。联合银行开通担保融资“绿色通道”,对生产经营受疫情直接影响、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采取无还本续贷、展期、接续等方式给予企业持续支持,通过增加信用担保额度、放宽反担保措施条件等方式支持企业融资。

(四)落实政策红利。积极协调合作银行机构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客户纳入自治区“桂惠贷”政策扶持,目前共有146户困难行业企业纳入“桂惠贷”政策扶持范围,享受贴息、担保增信双重政策红利。